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6月2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紀念大會併發表主旨講話。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參考消息網6月29日報道 外媒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無論變得多麼強大,中國永遠都不會稱霸。
  據美聯社6月28日報道,習近平是在接待來訪的印度和緬甸領導人時講這番話的。近來,中國陷入與包括印度在內的多個鄰國的領土爭端,而且正在對美國的地區實力發起挑戰。
  報道稱,28日,習近平和緬甸總統吳登盛、印度副總統哈米德·安薩里一道舉行活動,紀念三國共同發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60周年。
  報道說,習近平同時呼籲建設“亞太安全合作新架構”,他此前曾表示這樣的安全架構將吸納俄羅斯和伊朗。但美國會被排除在這一架構外。
  另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6月28日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8日表示,在當今國際關係中,公平正義“還遠遠沒有實現”,並稱無論中國多麼強大,也“永遠不稱霸”。
  習近平28日傍晚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六十周年紀念大會上說:“中國不認同‘國強必霸論’,中國人的血脈中沒有稱王稱霸、窮兵黷武的基因。”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6月2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紀念大會併發表主旨講話。圖為習近平與緬甸總統吳登盛、印度副總統安薩里共同會見出席大會的中緬印三國部分代表。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印度副總統安薩里與緬甸總統吳登盛也在當天的活動中發表講話,強調了中印緬三國的熱愛和平的共同價值觀。
  報道稱,中國政府還在此次活動期間宣佈設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友誼獎”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卓越獎學金”。
  前一日,習近平在北京會見軍方代表時,要求軍方加強邊防安全,保衛中國的領土與水域。
  在28日的講話中,習近平說,各國都有平等參與國際和地區安全事務的權利,也都有維護國際和地區安全的責任。他還呼籲各國推動建設開放、透明、平等的亞太安全合作新架構。
  習近平在講話中強調了中國政府的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外交原則。他說,中國不會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
  【延伸閱讀】
  習近平出席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紀念大會併發表主旨講話
  2014-06-28 21:29:00
  新華網北京6月28日電(記者錢彤、郝亞琳)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紀念大會28日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併發表題為《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建設合作共贏美好世界》的主旨講話,深刻闡述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歷史性貢獻和重大現實意義,強調中國將繼續做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表率,同國際社會一道,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和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下午5時10分,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與緬甸總統吳登盛、印度副總統安薩里一同步入會場。
  在熱烈的掌聲中,習近平發表主旨講話。
  習近平表示,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集會,紀念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這是中國、印度、緬甸和國際社會共同的盛會,對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增進各國人民友好合作、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60年前,中國、印度、緬甸順應歷史潮流,共同倡導了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是國際關係史上的重大創舉,為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國際關係作出了歷史性貢獻。撫今追昔,我們對共同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三國老一輩領導人表示深切的緬懷,對長期以來堅持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各國有識之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習近平強調,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傳承了亞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傳統,生動反映了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並賦予可見、可行、可依循的內涵,體現了各國權利、義務、責任相統一的國際法治精神。60年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走向亞洲、走向世界,歷經國際風雲變幻的考驗,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一個開放包容的國際法原則,集中體現了主權、正義、民主、法治的價值觀,已經成為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和國際法基本原則,有力維護了廣大發展中國家權益,為推動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發揮了積極作用。
  習近平指出,當今世界正在發生深刻複雜的變化,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更加強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依然任重道遠。新形勢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精神歷久彌新,意義歷久彌深,作用歷久彌堅。我們共同紀念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就是要探討新形勢下如何更好弘揚這五項原則,推動建立新型國際關係,共同建設合作共贏的美好世界。習近平提出:
  第一,堅持主權平等。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侵犯,各國應該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各國都是國際社會平等成員,各國的事務應該由各國人民自己來管,要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
  第二,堅持共同安全。我們要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安全的理念,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存在的分歧和爭端,推動建設開放、透明、平等的亞太安全合作新架構。
  第三,堅持共同發展。我們要共同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推動南南合作和南北對話,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伙伴關係。
  第四,堅持合作共贏。我們應該把本國利益同各國共同利益結合起來,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的新理念,堅持同舟共濟、權責共擔,攜手應對全球性問題。
  第五,堅持包容互鑒。我們要尊重文明多樣性,推動不同文明交流互鑒、取長補短、和平共處、和諧共生。
  第六,堅持公平正義。我們應該共同推動國際關係民主化,世界上的事情由各國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辦。我們應該共同推動國際關係法治化,推動各方遵守國際法和公認的國際關係基本原則。我們應該共同推動國際關係合理化,推進全球治理體系改革。
  習近平強調,中國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積極倡導者和堅定實踐者。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中國外交政策的基石。中國是當代國際體系的參與者、建設者、貢獻者。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當前,中國人民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中國夢同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息息相通,中國人民願意同各國人民在實現各自夢想的過程中相互支持、相互幫助,中國願意同各國尤其是周邊鄰國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習近平宣佈,為表彰和鼓勵更多人士和團體堅持和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國政府決定設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友誼獎”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卓越獎學金”。
  吳登盛在致辭中表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經受住時間的考驗,日臻成熟,已經成為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也是緬甸外交政策的基石。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緬中印三國睦鄰友好合作關係全面發展,緬中兩國和平解決了邊界問題。我們倡議各國都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共同致力於促進世界和平、穩定、發展。
  安薩里在致辭中表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具有永恆的生命力。印中緬三國發展階段不同,本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可以聚同化異,交流互鑒,加強合作,共同發展。國際社會應該踐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攜手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推動建立和平、穩定、繁榮、安全的世界。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大會。李克強指出,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全面闡述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歷史貢獻、現實意義,以及中方在新形勢下如何繼承和發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立場。三國領導人一致強調在新形勢下要大力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共同建設合作共贏的美好世界。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國願鞏固中印、中緬睦鄰友好與互利合作紐帶,維護亞洲和平穩定與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共同打造世界和平與包容發展的美好未來。
  王滬寧、李源潮、慄戰書、張寶文、楊潔篪、王家瑞等出席紀念大會。
  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全國政協有關部門負責人,有關人民團體、學術機構和高校代表,各國駐華使節、國際組織駐華代表等約700人參加。
  紀念大會開始前,習近平還與吳登盛、安薩里共同會見了出席紀念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座談會的中緬印三國代表。
  【延伸閱讀】
  專家:中國給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賦予新內涵
  2014-06-27 08:29:01
  人民網北京6月27日電 (鄭青亭)外交部發言人秦剛20日宣佈,中國、印度、緬甸共同商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紀念活動將於28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28日舉行的紀念大會。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出席29日舉行的紀念招待會。緬甸聯邦共和國總統吳登盛、印度共和國副總統安薩里將出席上述活動。
  1954年,中國、印度和緬甸三國領導人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60年來,“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僅成為中國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礎,而且也被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接受,成為規範國際關係的重要準則。
  在新的國際形勢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能否繼續成為國際關係的準則?中國將怎樣打造新曆史階段的安全政策?人民網記者就此採訪了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黃仁偉和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
  五項原則讓中國走出外交困境
  五項原則最先是周恩來總理於1953年12月底在會見來訪的印度代表團時提出的。當時,中國政府代表團和印度政府代表團就中印兩國在中國西藏地方的關係問題在北京開始談判。31日下午,周恩來總理在中南海西花廳會見印方代表團,在談話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1954年4月29日,中印兩國發表談判公報,並簽署了《關於中國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間的通商和交通協定》,兩國政府一致同意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列入公報和協定中,把它作為指導兩國關係的準則。同年6月底,周總理先後應邀訪問了印度和緬甸,分別與印度總理尼赫魯和緬甸總理吳努發表的《聯合聲明》都寫進了這些原則,併進一步確認它適用於同亞洲及世界其他國家的關係。
  “當時新中國剛剛建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只有十幾個國家,我們幾乎沒有外交。”回顧歷史,黃仁偉向人民網記者表示:“在外交空白的情況下,我們能夠與印度和緬甸達成共識並提出這一准則,是十分不易的。”
  “當時,這個準則讓我們最大限度地團結了更多的國家。”閻學通指出,正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讓新中國擺脫了被孤立的狀態,讓很多國家改變了與我們的敵對立場。
  如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已逐步為世界大多數國家所接受,不僅在各國大量的雙邊條約中得到體現,而且被許多國際多邊條約和國際文獻所確認。1970年25屆聯大通過的《關於各國依聯合國憲章建立友好關係及合作的國際法原則宣言》和1974年第6屆特別聯大《關於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宣言》,都明確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包括在內。
  中國是準則的倡導者和實踐者
  中國在當時“零”外交下提出的倡議緣何能被廣泛接受?“靠的就是中國60年來的身體力行。”黃仁偉說“我們一直堅決反對任何違反五項原則的思維和行為。如果我們提出一項原則自己卻不做,或時而做時而不做,那這個原則就廢掉了,不可能成為如今公認的準則。”
  在這一點上,中國不僅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積極倡導者,也是堅定實踐者。在五項原則的基礎上,中國已通過友好協商與14個鄰國中的12個徹底解決了陸地邊界問題,與世界上150多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
  在新形勢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對中國的外交和安全政策還有何指導意義?黃仁偉表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會過時。“我們現在所說的和平發展道路、利益共同體、新安全觀,都是中國在崛起的新階段提出的新的國際關係思維和準則。提出之後能不能馬上讓所有的國家接受?大國會不會照辦?小國會不會跟著走隙ú換帷!彼擔�60年前的經驗證明,這不僅需要一個過程,還需要中國首先做到言行一致。
  “因為很多國家都不相信,當一個國家強大起來之後還會平等待人,主張利益共享、共同安全。按照普遍規律,當一個國家強大到一定時候就會變成霸權,推行單邊安全和絕對安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在成為一個超級大國,一舉一動都在受到世界關註。我們需要向世界解釋中國的和平發展路線,但更重要的是需要身體力行。”黃仁偉說。
  中國的安全政策需要與時俱進
  不久前,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亞信峰會上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這是中國國家領導人在國際場合對亞洲安全問題做出的最系統、最全面、最深刻的闡述。外界評價,這一倡議將結束“安全形勢複雜多變的亞洲從未有全面安全合作機制”的歷史。但同時,也有評論認為,這可能會引發中國和美國以及鄰國在亞洲安全問題上的衝突。
  “我們現在要解決的是,如何讓中國在民族復興過程中、在崛起的新曆史階段被國際社會接受?這比當年被別的國家接受並跟我們建交難度大得多。”閻學通認為,當年,基於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具體政策讓很多國家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國家會支持中國繼續強大。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們對外政策的基礎,需要延續,這是我們團結更多國家的基本方法。但在具體的時代,我們需要新的政策。如果具體的政策不發生調整和改變,實現不了我們新時代的目標。”
  從與時俱進的角度看,閻學通認為,基於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政策應該更多地向安全政策傾斜,更多地圍繞安全合作與其他國家展開討論,當然經濟合作也不應忽視。
  和平發展道路複雜而曲折
  “在崛起過程中,合理的利益可能受到壓制,合理的主權可能受到侵犯,合理的制度可能被顛覆。應該看到,中國在崛起中還是有很多不平衡和脆弱的地方。”黃仁偉打了一個比方說,“一輛高速行駛的汽車一旦出現不平衡,稍有外力就會翻掉。這就好比對方抓住我們脆弱的地方攻擊我們。一方面,我們需要找出這些不平衡點,另一方面,我們需要做好應對外力的準備。”
  “第一,是不是要選擇對抗?有些是小國在大國支持下和你對抗,有些是大國故意讓你走上對抗的道路。這種對抗對你長遠發展有必要嗎?是不是所有和平解決問題的手段全用完了?事實證明,很多時候,我們其實是可以選擇多種手段綜合解決問題,不需要貿然走上軍事對抗的道路。”
  “第二,如果對方真的要對抗,我們有沒有準備?如果我們的實力到達一定程度,跟對方力量平衡,甚至超過對方了,可能對抗也不會發生了。因此,我們需要防患於未然,積蓄實力,避免這樣事情的發生。”
  “第三,如果對方堅持對抗,我們也準備好了,那麼我們就應該讓世界看到,到底是誰要把事情推到極端。和平發展道路不是取決於中國一方,而是多方,只有大家都走這個道路,世界才能和平。”
  綜上所述,黃仁偉認為,和平發展道路是一定要走的,但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曲折的。“有時候別人設了一個陷阱,你要做的就是避免跳進去。我們需要清醒地意識到,在競爭過程中發生一些問題是必然的。我們可以逐步解決、擺脫一些問題,不能解決的可以留待將來。如果對方一定要用最壞的態度對待我們,我們也應該有所準備。”
  對待世界上對中國的質疑,黃仁偉說,中國也應該保持冷靜、客觀的態度。“有些時候,中國對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經驗不足。比如,中國對外投資數額不斷增大,怎麼和這些國家分享利益?中國經濟發展迅速,但也帶來了污染等環境問題,甚至影響了外部環境。別的國家對此有顧慮和擔心也是正常的。”
  “當出現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需要跟國際社會協商,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把事情一點一滴地做好,讓別人看到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只有向著這個方向發展,中國才能贏得越來越多的國家的信任,在國際上樹立和平發展的大國形象。”
  中國外交理論的核心與實踐指南
  國際關係重要準則 中國實踐贏得尊重
  【延伸閱讀】
  印度副總統安薩里將訪問中國?出席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慶祝活動
  2014-06-25 19:32:02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人民網北京6月25日電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6月25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應國家副主席李源潮邀請,印度共和國副總統安薩里將於6月26日至30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他將於明天抵達西安參觀訪問,後天抵達北京,出席正式活動。在北京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等中國領導人將會見安薩里副總統,並且與他共同出席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有關慶祝活動。
  有記者問,印度副總統安薩里明天將抵達西安開始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之後他將抵達北京。能否介紹此訪日程和具體安排?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應國家副主席李源潮邀請,印度共和國副總統安薩里將於6月26日至30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他將於明天抵達西安參觀訪問,後天抵達北京,出席正式活動。在北京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等中國領導人將會見安薩里副總統,並且與他共同出席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有關慶祝活動。安薩里副總統將出席李源潮副主席為他舉行的歡迎儀式並與李源潮副主席舉行會談。此外,安薩里副總統還將在中國社科院發表演講。有關訪問情況,我們會適時發佈消息。
  華春瑩介紹說,中方高度重視安薩里副總統訪華。這是今年5月印度新一屆政府成立後,印國家領導人首次訪華,對新形勢下推動中印關係健康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希望通過此次訪問與印方就進一步發展中印關係進行深入、充分的討論,相信此訪能為中印關係發展註入更強勁的動力,推動中印關係更快更好地發展。
  【延伸閱讀】
  蘭加查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可以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2014-06-25 13:53:00
  新華網新德里6月25日電(記者吳強)在紀念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之際,印度資深外交官、國際問題專家蘭加查里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全球化以及和平與發展仍是當前世界主流,中印等國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僅意義沒有減少,還可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蘭加查里曾任印度駐法國、德國和阿爾及利亞大使,從上世紀70年代起任職印度外交部,在印度駐華使館工作過,能講一口流利的中文。今年66歲的蘭加查里先生已經從外交官職位退休,目前是新德里伊斯蘭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的所長,在印度外交界和學術界頗有權威。
  他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的時期,正是亞非國家擺脫殖民主義、爭取國家獨立的年代。作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創始國,印度和中國順應時代要求,代表了亞非各國的主張,也代表了當時的世界潮流,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印度青年代表團成員為中國西安交通大學學生表演印度舞蹈。
  蘭加查里說,五項原則在產生60年的風風雨雨中,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提倡的尊重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處的理念,也一直為建立合理公正的國際關係發揮著基礎作用。
  他認為,隨著世界力量對比發生變化,印度、中國等新興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紀念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並強調其重要性,能在新的國際形勢下為妥善處理國際問題和建立合理的國際秩序產生重要影響。
  “到現在為止,沒有其他有關國際關係的理論比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更加具有吸引力和讓人信服。穩定、發展、友好合作是絕大多數國家人民的需求,這是該原則的重要意義和價值所在,”他說。
  蘭加查里最後說,目前,中印兩國都面臨發展經濟和民生的急迫任務,有著維護地區和平的迫切需要,可以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發展雙邊關係的重要基礎,擱置爭議,尋求共同發展。
  【延伸閱讀】
  中國駐印大使:堅持並豐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2014-06-11 19:41:00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中國駐印度大使魏葦(資料圖)
  中新社新德里6月11日電 (記者 符永康)紀念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研討會11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行。中國駐印度大使魏葦在會上表示,雖然時代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應該繼續堅持並豐富其內涵。
  1954年6月,時任中國總理周恩來先後會晤印度總理尼赫魯、緬甸總理吳努,隨後發表的兩份聯合聲明正式提出,確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外交準則,內容包括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此次研討會由中國駐印度大使館、印度國防分析研究所共同舉辦,邀請兩國數十位外交專家參會討論,議題包括中印關係、地區和平與穩定等。
  魏葦大使指出,60年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對亞洲及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為和平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和國際爭端提供了方法論指導,為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奠定了理論基礎。
  “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與60年前大不一樣的時代,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仍然具有重要意義,我們應繼續踐行、豐富和發展這些原則。”魏葦說。
  魏葦表示,我們應該毫不動搖地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堅持不結盟立場,推動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應該尊重並保護各個國家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路徑的權利。任何國家都不能以保護人權或人道主義為藉口干涉別國內政。
  魏葦還說,在經濟領域,我們也應該努力實現和平共存、平等參與、公平競爭,互利共贏。“中國、印度和緬甸是山水相連的鄰居,我們有著相似的歷史,都曾是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受害者。今天,我們面臨著共同的使命去發展經濟,讓人民過上更加體面的生活。”
  德里大學教授瑪德乎·巴拉向中新社記者表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反映了很多發展中國家的立場,幾十年來已成為國際秩序的基本理念,尤其是對於解決國際爭端具有寶貴的精神意義。(完)
  【延伸閱讀】
  國際法專家: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中國為國際法治提供的重要公共產品
  2014-05-27 19:26:00
  新華網北京5月27日電(記者白潔梁淋淋)中國外交部和中國國際法學會27日在北京聯合舉行紀念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國際法研討會。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中國國際法學會會長李適時和聯合國副秘書長蘇亞雷斯出席會議並講話。
  這是首次從國際法角度專門研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國際研討會。劉振民在講話中說,當前形勢下,要大力弘揚五項原則所體現的“主權觀”、“和平觀”、“共贏觀”和“正義觀”等四大核心價值,努力建設共同發展、持久和平、民主法治的和諧世界。他強調,中國將一如既往地踐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做國家主權的“堅定捍衛者”,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有力維護者”,經濟社會合作與發展的“全面推動者”,國際秩序和國際法治的“積極塑造者”。
  中國國際法學會會長李適時說,充實、豐富和發展五項原則,更好地發揮其在處理當代國際關係中的作用,是我們的時代職責。五項原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堅持主權平等是基礎,奉行互不干涉是條件,推動和平發展是核心,實現合作共贏是目標。
  聯合國副秘書長蘇亞雷斯說,五項原則集中體現了《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是化解國際難題的良方。當前人類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以五項原則為代表的國際法基本準則要積極適應不斷變化的國際形勢,不斷加以完善,反映時代要求。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印度海軍“什瓦利克”號護衛艦上的水兵在碼頭舷梯口擺放中印兩國國旗。
  與會各方一致認為,五項原則是中國對當代國際法發展的重要貢獻,是中國為國際法治提供的重要公共產品。五項原則作為一個開放包容的國際法原則體系,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廣泛的適用性,是捍衛國家主權、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解決國際爭端、弘揚國際公平正義、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重要指導原則,必將繼續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的理論和實踐的發展發揮深遠影響。
  來自印度、緬甸、巴基斯坦、印尼等十多個周邊國家,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亞洲、歐洲、美洲國際法學會及非洲國際法研究所等國際法學界的代表,以及國內外專家學者近百人參加了會議。
  【延伸閱讀】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最大意義在於強調主權平等的重要性
  2014-04-29 13:27:00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巴基斯坦前駐華大使扎基
  新華網伊斯蘭堡4月29日電(記者王玉)“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最大意義在於強調主權平等的重要性,”巴基斯坦前外長、前駐華大使阿克拉姆·扎基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談到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歷史,阿克拉姆回憶道,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由中國政府提出的,並與印度和緬甸政府共同倡導,將其作為指導一般國際關係的原則。1955年,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召開的亞非會議發表了《關於促進世界和平與合作的宣言》,宣言提出的十項國際關係原則包括了這五項原則的全部內容。
  他認為,幾十年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經受了國際風雲變幻的考驗。這五項原則不僅成為中國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礎,而且也被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所認可,成為規範國際關係的重要準則。
  對於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現實意義,阿克拉姆認為,這五項原則可以使各國學會相互尊重,促進互相之間合作。當有國家企圖侵犯別國來擴大影響力時,它就會受到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制約。
  阿克拉姆說,在人類歷史上,大國曾經欺負小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使主權平等得到尊重,國家無論大小都可以享有平等的權利。大國不應將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別國身上,小國應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尊重,並提升國家之間的民主水平。依據此原則,聯合國賦予所有國家同等的投票權,小國也可以與大國一樣在聯合國發聲。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國際社會帶來更大程度的民主,所有國家都擁有相同的權利。
  阿克拉姆還指出,主權是影響世界和平與穩定的重要因素,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使各國尊重主權平等,這可以減少許多地區發生衝突的幾率。中國目前致力於發展,沒有和平的環境是辦不到的,同樣,失去了發展,和平也是無法建立的。  (原標題:外媒:中國宣示和平共處永不稱霸決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p55opewd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